在日常用AI做视频时,往往影响效率和质量的并不是视频生成环节,甚至很多时候也不在于我们用了什么工具,而是写出了什么提示词。
无论是Midjourney、SD、即梦、DALL.E...都免不了提示词这一关。
对于AIGC创作者来说,提示词撰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一套适用于主流AI绘图工具的提示词万能公式
-
一个能快速提升提示词能力的实战训练方法
本篇文章我们先聚焦万能提示词公式上。
1、提示词——公式概述
有很多关于AI绘画的公式,但是大多数公式讲的太死板了,只能死记硬背,在实际操作时也只能刻板的去套用,而无法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我把提示词公式做了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归纳。
总结起来就是:叙事元素+镜头语言+调色设定,也即
1.画面有什么:主体+环境(背景)+细节(主体细节+环境细节)
2.画面怎么拍:画面风格+构图+景别视角
3.画面怎么调:色调(色彩+光线)+参数(尺寸+质量)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觉得我们更容易在没有公式的情况下,一步步生成我们想要的画面。下面我们一一来分享提示词的细节。
画面有什么,也即画面的主体与背景。这就构成了一个画面的主要元素,而通过细节描述我们就可以构成一个更具控制且更丰富的画面。
比如:一位女士,在客厅。这就构成了一个画面的基础叙事元素。
将上面的提示词输入到midjourney中得到如上四张图片。
我们发现有了这两个画面元素之后得到的画面和我们想要的不太一样。
而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公式里面没有包含的的部分比如画风、人物细节,角度等等。我们没有描述的内容AI就会为我们随机搭配,自由发挥。
但这种自由发挥并不是一无是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让AI自由自由发挥,再从其中挑选我们喜欢的元素添加到后续的提示词优化之中。
比如我感觉我想要第四张图的光影和第二张图的角度,那我就可以在后面的提示词加入对应的描述,借助AI的这种发散思维填补我们想象力的空白。
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妆容淡雅粉嫩,一头微卷的长发垂落在肩头,身着浅色家居裙,坐在布艺沙发上,双腿微曲,手中捧着一本书。客厅明亮宽敞,阳光透过落地窗洒满室内。茶几上摆放着一束白色鲜花和一杯咖啡。
可以看到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细节描述,我们基本控制了人物和场景。确定了拍摄主体,我们进入第二问画面怎么拍。
画面风格是整体画风的呈现,不同的画风得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常见的有写实、简笔画插画,迪斯尼皮克斯,还有一些艺术家风格如宫崎骏风格,王家卫风格、梵高,莫奈风格等等等等。
我们展示一下不同风格的差异
3.1写实风格

3.2简笔画插画风格

确定了画风,最后就是构图、景别与视角了。
相比构图,景别和视角往往更需要在提示词中强调,AI很多时候自己会生成一个合适的构图方式,除非我尤其想要一个构图形式的时候,会载体上次中专门提及。
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视角一般为:正面拍摄,侧面拍摄,背面拍摄,仰角拍摄,俯角拍摄。
通过他们两的组合,形成不同的画面与表达。
远景:通常用于展示环境,没有人物,或人物占据很小的位置

全景:展示完整的人物与环境
想要一个合适的画面和影视作品,往往拉开差距的不是对主体与背景的提示词描述,而是来源于第二部分的影视(如何拍)的部分。
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组合,影视化思维也成为了AI绘画的必修课。
AI绘画的优点之一就是相对于拍摄,可以更少的后期调节。无论式画面尺寸,色彩光线都可以直接在生图环节一步到位。不受拍摄场景与设备的闲置。
色彩主要是我们在生成连续的动画或镜头时,同一场景的色彩需要保持一致。而光线主要是有传递情绪的冷光与暖光。以及拍摄人物时用软光,更加柔和,拍摄物品的时候用硬光能展示纹理。
了解了AI绘画提示词,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提示提示词撰写能力的训练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张张带你用AI出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