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我也多次提到,我是AI IDE的重度用户,使用过常见的IDE,如Cursor、Trae、Kiro等,甚至还是TRAE、Cursor的付费用户,这在之前的文章Trae、Cursor、Kiro我都在用,说说感受中也有提到。
1. 背景
对于我的使用场景来讲,这些IDE或多或少存在些瑕疵:
-
Cursor:cursor收费、资费不明确,当然付费我也是愿意的,只是目前它会限制使用claude 4,阉割后的Cursor不太能够胜任编码工作。每次妄图使用Claude 4,总是提示我
This model provider doesn't serve your region, Visit https://docs,cursor,com/account/regions formore information.
-
TRAE:trae 1.0 收费,项目级别的能力差,trae 2.0的code一直排不上;
-
Kiro:kiro具备需求、设计、任务的科学流程,但是执行任务时一直要retry,影响开发流程
The model you've selected is experiencing a high volume of traffic. Try changing the model and re-running your prompt. An unexpected error occurred, please retry.
虽然细数了如上三款IDE的缺点,但是我个人认为cursor还是比较好用的,只是它限制了claude 4的使用。
我相信如上的三个IDE无论使用哪个,都可以帮助我们很多,但是本文不是来唱赞歌的,唱赞歌本身不具备价值,让各位读者朋友能够用上更顺手的IDE才是我写作的目的。
2. CodeBuddy
前文我也提到,Cursor还是比较好用的,项目级别的能力强,可以定制自己的开发规则和项目规则,只是它限制了Claude 4的使用。好在CodeBuddy横空出世——一款类Cursor但比Cursor更强大的IDE。
在我看来,Cursor具备科学、好用、易上手的优点,所以我果断的将TRAE、Cursor退订了,全身心的拥抱CodeBuddy。所谓的科学、好用、易上手指的是:
•科学:所谓科学是指他的模型,它支持的模型较多,Claude系列全支持,GPT-5系列也支持,我已经用GPT5写了不少逻辑了。
•好用:Craft和Chat双模式,Chat模式沟通需求,生成实现方案,Craft模式下,只需要输入请按如上方案进行实现
•易上手:CodeBuddy也是基于双规则(用户规则+项目规则)的逻辑,这一点是不是很熟悉,Cursor也是如此,我直接将设置给Cursor的用户规则复制过来给CodeBuddy用
3. CodeBuddy使用
将从整个流程说明CodeBuddy的使用,如下
3.1 申请
CodeBuddy当前还处于未全开放的状态,要使用CodeBuddy需要申请,可以在(https://www.codebuddy.ai/)进行申请,打开网址后,呈现如下的界面,单击绿色Get Invite Code按钮填写信息等着就好,下载IDE也是这个页面。

注意:必须要有Code才能登录、进入CodeBuddy IDE内部,使用其能力。
参加他们的活动也可以获得对应的Code,或者朋友有多个Code时,送给你一个也可以,此处感谢我的读者@绿茄子,无偿的给我一个Code,再次感谢
3.2 登录
获得Code后登录CodeBuddy、从在VScode、Cursor导入插件、主题设置等,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且对于应用CodeBuddy写项目而言不太重要,再此就不再赘述了。
3.3 制定用户规则
进入CodeBuddy后,第一项工作不是向他提问,而是制定自己的规则——用户规则,因为这可能影响它如何回答你的问题。
依次单击如下界面上的按钮,设置的规则,

比如我的关于问答的规则:使用中文回答问题,
比如我的关于编码的规则:不要使用全局静态变量,但是可以使用全局静态常量。
3.4 授予权限
使用AI进行问答、书写项目时,他需要获得一些权限的,比如阅读文件、编辑文件等,

ps:CodeBuddy的diff展示做的不是很好,有时都不知道它修改了哪里、修改了什么,所以我针对细节修改时会取消编辑文件的权限,但是每次修改文件时,IDE都需要用户确认是否修改。如果修改较多时,他会一直要求用户确认是否接受更改,但是对于了解修改内容很有帮助。
3.5 写项目
CodeBuddy还有很多和前端和服务器相关相关的能力,它支持通过Figma生成对应代码,支持前端页面的预览,支持一键部署。甚至感觉前端能力才是他的强项。
但是我是一个C++程序员,我相信读者朋友也是C++程序员居多,所以会从通用的角度来说说我是怎样用CodeBuddy写项目的。
-
Step1:应用CodeBuddy书写项目时,要制定你的项目的规则,我建议使用迭代式的方法,每次只实现一个模块中的小功能。
所谓规则就是给IDE(或者说是LLM)的提示词,可以借助常见的提示词的书写策略,如BROKE模型:背景(Background)+角色(Role)+目标(Objective)+关键指标(Key Result)+持续优化(Evolve)。
-
Step2:在书写玩规则后,在Chat模式下,多次和你的模型确认,是否理解了你的规则,并让它输出详细的实现方案,此时你需要和AI进行多轮的沟通,直达你满意为止。
-
Step3:在确认了实现方案后,就可以切换到Craft模式下,输入请按如上方案进行实现,IDE就会自动生成代码。
-
Step4:当书写完框架后,可以针对细节部分,继续以Chat模型和CodeBuddy进行沟通,确认细节部分的修正方案后,使用Craft模式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直至项目完成。
3.6 其他技巧
1.CodeBuddy支持提示词增强能力,可以通过点亮【提示词增强】按钮,让CodeBuddy帮助你写提示词;

2.CodeBuddy支持将多个文件、文件夹加入到此次会话中,作为知识库参与当次会话的分析过程

在任意文件、文件夹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Add File to CodeBuddy】即可
4. 总结
本文详细描述了我在使用CodeBuddy过程中的使用策略、规则,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号,一起交流、成长。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C++程序员昊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