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丰之余
编辑 | 陈维贤
设计 | 蝶哥
前阵子,和一个连锁零售品牌的市场负责人聊天,他大吐苦水:
“业务越来越难做,线下客流少了 1/3。想在线上做增量,发动员工做引流获客,可尝试了各种方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这并不是个例。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越来越多商家都开始探索新的内容营销玩法,比如 KOS 矩阵。
所谓 KOS 是由品牌内部员工、导购、销售顾问等一线人员组成的内容创作者矩阵,他们既了解产品,又有“人感”,能与用户建立真实连接。
事实上,已有商家通过 KOS 矩阵取得了成绩,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
汽车行业的 KOS 笔记私信数相比传统笔记提升 42%,留资成本却下降 2.4 倍;
家居家装行业的 KOS 笔记互动率提升 25%,私信开口数提升 3.5 倍;
而教育行业的 KOS 私信留资成本骤降 80%,同时内容曝光率提升 76%;
问题来了,同样是做 KOS,为什么有人赚得盆满钵满,而很多商家却连账号都运营不起来?
根源在于,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根本无法支撑矩阵化运营。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 AI 工具(讯飞绘文)做小红书 KOS 矩阵的玩法——之前知名旅行品牌「皇包车」的新媒体负责人在运营社分享过这套打法:他们通过 KOS 矩阵,实现了 10 个月营收破 1.6 亿的成绩。(文末有小红书 AI 创作交流群,欢迎加入)
01
真正“能打”的 KOS 矩阵,应该怎么搭建?
很多企业做 KOS 矩阵,感觉像"无头苍蝇",不知道如何着手。而成功的玩家,早已将它升级为一套"标准化"的增长工程。
1)什么是真正“能打”的 KOS 矩阵?
要理解 KOS,我们先看看它与 KOL、KOC 的区别。
KOL(关键意见领袖)拥有大量粉丝,但与品牌关系松散;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真实性高,但专业度不足。
而 KOS 是内容营销模式迭代后,当前平台、用户和企业三方的利益交集点:
-
对平台而言,KOS 内容更真实、更原生,是优质的社区生态内容。
-
对用户而言,KOS 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线经验,是身边那个“懂行又靠谱”的朋友。
-
对企业而言,KOS 是成本更低、信任度更高、转化链路更短的“品牌代言人”。
在小红书的场域里,一个成功的 KOS,他的每一篇笔记,都在为品牌做深度、专业的“人话”导购。而当这些“靠谱的朋友”形成矩阵时,转化效率就是指数级提升。
一个真正能打的 KOS 矩阵,通常采用“1+X+N”的立体化结构,形成全方位的用户触达网络。
-
1 个品牌官方号: 作为品牌的门面,承接核心品牌词搜索,发布权威信息。
-
X 个专家号: 由内部资深员工或核心门店运营,打造不同风格的专家人设,抢占品类词。
-
N 个素人号: 由一线销售或员工运营,用更生活化的视角广泛种草,渗透长尾关键词。

2)真正有效的 KOS 矩阵,应该怎么搭建?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搭建呢?
下面,我们就以「皇包车」为例,拆解一个成功的 KOS 矩阵所需要的三个关键要点。
① 账号体系搭建:从“单点随机”,到“精准拦截”
与常规新媒体运营不同,KOS 矩阵的搭建逻辑,不局限于单个账号的粉丝量或阅读量,而是以“精准拦截”为目标,进行系统性的流量布局。
也就是说,运营的核心是“关键词”。比如「皇包车」,他们构建了一个“8 个品牌号+40 个 KOS 号+20 个素人号”的矩阵。
-
品牌号:覆盖“皇包车”“包车服务”等品牌词,目的是提高品牌知名度。
-
KOS 号:占领“出境定制游”“欧洲包车”等品类词,精准地吸引目标用户。
-
素人号:渗透“XX出行攻略”“XX游玩避坑”等长尾词,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通过矩阵,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内容,在用户决策的不同环节“埋下伏笔”,最终目的是实现从“偶然被用户发现”到“必然被用户看见”的推广效果。
② 内容标准化:告别“手工作坊”,搭建“爆款流水线”
内容标准化的核心是降低操作成本,提高爆款的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把所有跑出来的爆款笔记进行拆解、定标准。
拆解到什么地步呢?细到头图的文案以及头图的背景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展示,配图应该是什么样的比例,标题应该是什么样的,开头应该是什么样的。

据其负责人分享,在建立起这套体系化流程之前,他们团队无论是做投放还是做 KOS,爆款率都很难高于 10%。但建立标准后按照 SOP 一步步操作,即便是新员工,爆款率也能稳定在 20% 左右。
③ 赛马制:让最优秀的账号和策略跑出来
当矩阵规模扩大,如何高效分配资源、优胜劣汰?答案是赛马制。
账号越多,越需要建立内部账号评估体系,让数据说话。
「皇包车」的做法非常典型。他们为了更好的提效,初期找了四家外部代理同时赛马,除了外部代理,还组建了自己的自投团队,另外还找了一个合作方去做线索供给,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三位一体"的良性竞争模式。

这种竞争机制促使各方不断优化策略,提高效率,从而更快、更高效地试探成本下限和投产上限。
02
如何利用「讯飞绘文」,让几个人撑起整个 KOS 获客矩阵?
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多数商家的 KOS 矩阵最终没有运营起来?
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内容生产力不足。一方面,内容创作存在不可能三角: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三者难以兼得。更棘手的是,大多数一线员工对内容创作本身就缺乏"感觉",甚至存在明显的排斥心理——他们的专长在于产品和服务,而非文案和排版,要求他们定期产出高质量内容,无异于强人所难。
借助 AI 工具「讯飞绘文」,我们可以破解这一系列难题。
1)解决规模化内容生产难题
作为操盘手,假如你的 KOS 矩阵有 50 个账号,每个账号日更,一周就是 250 篇日记。不论是发动员工,还是寻找兼职,你都难以同时保证产能和质量。
怎么解决呢?我们可以通过「讯飞绘文」形成一套规模化生产小红书内容的 AI 工作流:
① AI 选题发散:一站式完成"寻找、发散、收藏、创作"
② 风格仿写:一键仿写爆款内容
③ 知识库驱动创作:不同定位、不同角色的素材文档,AI 一键调用
首先,规模化生产选题和文案。
第一个规模化创作的途径是——AI 选题发散功能。
你不用再在各平台刷资讯、找选题灵感,直接在「讯飞绘文」的选题中心选择自己所在的赛道,“小红书”平台,AI 会根据赛道自动抓取相关热门帖子、热点话题。
比如我选择教育赛道发散,发现一个“对比英式&美式教育”的笔记,很适合也做一个“对比大学专业”的选题。点击发散,AI 就会根据你的思路,立刻抓取平台上相关的热门笔记,并基于这些内容为你生成多个具体的选题。


选择一个满意的选题后,点击「创作小红书」就会立刻进入创作界面。
界面左侧,讯飞绘文提供了辅助小红书内容的“提示词脚手架”。
这时,你可以充分利用 AI 知识库,直接调用已上传的产品文档、行业资料、品牌介绍或往期爆款素材。比如产品介绍、专业介绍、师资学员案例等专业资料。
选择相关资料,AI 就能智能融合这些专业信息,生成既符合平台调性又富含专业知识的内容。

选好参考素材,你可使用 AI 一键填写其他模块提示词,讯飞绘文可以自动根据主题进行智能填写。
最后点击「开始生成」,一篇小红书文案就完成了。

另一个规模化生产文案的方式是「风格仿写」。
成为爆款的最便捷途径就是“模仿爆款”。
你可以将以前创作过的爆款笔记,或者刷到的爆款笔记,导入「风格仿写」工具作为参考文本。
然后让 AI 以爆款为模板,仿写成为另一个主题的笔记文案。

第二,最耗时的图片怎么解决?
你可以使用「轻图文」功能,直接将生成的文案复制过来,用“AI 小绘润色”一下,就可以让「讯飞绘文」根据你选择的风格模板完成对应的配图。
如下所示,生成后你还可以选择不同排版布局,配图的文案也可以进行手动调整。

如果你想要配图更吸引人一些,可以直接使用插图功能,AI 生图或者在互联网图片搜索。

最后,你再使用 AI 起标题、AI 校对、合规审核等工具,进行最后的优化。
可以说,从找选题、写文案、配图、校对,不到 10 分钟就完成一篇质量还不错的图文笔记。

2)解决人设差异化管理难题
KOS 矩阵账号需要我们根据品牌需要,规划人设风格,比如专业型、亲民型等。
作为运营者,要维护几十个不同人设和语言风格的账号,非常容易出现人设混乱的尴尬局面。
在上一步,我们已经讲了通过如何规模化找选题、写文案。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讯飞绘文」的「改写内容」功能实现“一选题可产出多个风格变体”。
比如我们前面通过选题发散,生成了一个“学生版”小红书笔记。
通过改写内容,我们可以让 AI 再生成一个谆谆教导学弟学妹的“毕业学姐版”、专业严谨的“教培老师版”……


老师版
这样,只要运营者在一开始设定好不同人设的标签,直接让 AI 帮你做差异化表达即可。
即使是同一个运营者管理多个账号,也能保持每个账号的独特人设。
3)解决矩阵管理与效果监控难题
内容生产的效率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高效管理这数十个账号?
在传统工作流中,运营者需要在不同账号后台间反复切换,手动分发内容,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
更令人头疼的是数据复盘,各个账号的数据是分散的,想要汇总分析,无异于一场浩大的工程,这使得爆款经验很难被及时发现和复制。
而讯飞绘文将矩阵管理也整合进了同一个平台,它支持单平台绑定多达 50 个账号。

更关键的是,其集成的“数据看板”功能。
更方便的是数据看板功能,你无需逐个登录不同账号后台,如下图所示,点击账号下拉菜单,即可跳转不同账号数据界面,查看近期综合数据、单篇笔记数据。
如果想查看具体查看数据,点击右上角"前往小红书平台",或单篇笔记右上角的"数据",即可跳转小红书数据中心。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后台,完成所有账号的内容创作、发布与数据查看,彻底告别繁琐跳转、切换的重复性操作。
03
结语
皇包车的操盘手将他们的小红书 KOS 矩阵的成功经验,归纳为一个核心公式:小红书高投产 = 标准化(降本)x 赛马(提效)x 人感(转化)。

在过去,实现这个公式需要庞大的团队和复杂的管理。而现在,AI 正在重塑整个矩阵获客流程。
对于运营人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拥抱。大家也不妨从这套 KOS 矩阵运营流开始,借助「讯飞绘文」“从选题发掘到图文创作再到发布管理”的全链路创作能力,将自己从繁琐执行中解放出来,打造专属的高效获客增长引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运营研究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