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 James 发布的视频,展示他如何在 24 小时内让一家 卡车维修 网站登上 Google 搜索前三的位置时,我一度持怀疑态度。「又是 AI 炒作?」我心想。然而,看完之后,我彻底被折服。这不只是另一个夸大故事,而是真实、实用的 AI 应用案例。
让我带您一步步了解这段经历、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以及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能借鉴的地方——无论您是数字营销者、地方企业主,还是对 AI 如何在现实中创造价值感兴趣的人。
原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NFna6fgS8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视频,我这里给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个人观点!
第一章:24 小时赚 3000 美元的实战课堂
James 并不是想打造下一个风靡全球的 SaaS 工具,也没有写融资说明书。他做的是非常接地气的事情:
他和朋友一起搭建了一个 移动柴油卡车维修服务网站,只是单纯、务实的本地服务。但关键来了:
他用了 Claude Code(Anthropic 出品的 AI 开发助手)——在仅 4 小时内构建了一个 拥有超过 50 个页面的完整、专业网站。更厉害的是,通过精准选词和技术性 SEO 优化,网站 在 24 小时内即跻身 Google 搜索前三。(别误会,他并不是从网站上线开始算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客户打电话预约维修服务,超过 3000 美元。不是广告收益,也不是联盟佣金,自然流量来的业务。(我确实被震撼到了,随后用semrush去查看了一下网站数据,流量并不多,说明他的流量非常精准。)
第二章:「乏味」利基市场的巨大机会
James 提出的一个观点,让我忍不住点头赞同:「乏味」的本地服务行业,其实是被严重低估的商机。
我们大多数创业者、AI 爱好者都忙着建设 SaaS 工具或 AI 产品,但他提醒我一个很清新的思路:地方服务业务依然很重要——而且是我们忽略的金矿。
这些业务多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站,如果有,也通常是 10 年前建的慢慢淘汰那种,没有 SEO,没有移动响应性。只要你的本地网站足够优化,就能轻松碾压对手。再加上 AI,再也不是「厚积薄发」,而是瞬发的机会。
这不是灵光一现,而是一种策略性的机会。
第三章:Claude Code 是如何推动这一切发生的
说到技术,就绕不开 Claude Code。
如果你还没用过,它是一款专门针对开发场景优化的 AI 工具。可以理解为 ChatGPT 的 “程序员版本”。James 不只是用它来「搭网站」,而是让它处理:
通常 AI 工具能做到的,大概是 60%;James 把 Claude Code 推到了 95%,剩下 5% 是细节打磨。
这远不像人机合作,更像与 Claude Code 的智能协作。
第四章:实用简洁却有效的 SEO 流程
说句实在话,SEO 能让人头大。工具太多、数据太多、分析太碎,很容易在细节上卡死。
James 的套路却出人意料地简洁、有效:

他不用 Ahrefs 也不靠 Google Search Console,Just Claude。
这个流程从根本上避免了本地网站多年不更新的竞争弊端。
第五章:那句让 Claude 发挥极致「超级思考」提示
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James 和 Claude 的那句强大提示:
“仔细审查这个网站。充分思考。找出所有技术和页面 SEO 问题,以便我统治本地市场。”
简单直接,却表达了 意图和深度思考。Claude 就真的「思考」起来:
这份提示不仅是命令,更像是合作的起点。这告诉我,prompt 不在于多,而在于写对思考方向。
第六章:并行子代理系统效率惊人
另一项智慧操作:James 让 Claude 同时跑三个「子代理」,分别负责:
不是顺序执行,而是并行进行,如同给网站建了三个 AI 实习生。
这大幅缩短总构建时间,也为网站提供更全面优化方向——堪称多线程 AI 模式。
第七章:轻松处理 PageSpeed 优化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常让设计师、开发者头疼不已——错误提示复杂,不知道如何处理。
James 的 hack 是:
Claude 直接生效,让你轻松解决懒加载、冗余 JS 等问题。
我亲自试了,Claude Code 的处理质量确实令人满意,且解释清楚,便于人类理解与部署。
第八章:看起来不像 AI 生成的设计秘密
AI 网站常被诟病「太普通」或「模板感太强」。James 的方法是:
结果是:看起来像定制设计,却是 AI 速度的产物。
这融合了人类创意与 AI 构建速度,让网站更有温度,更具信赖感。
第九章:非技术人员也能轻松上手的开发环境
最打动我的是,这套流程对 非技术人员也非常友好。
他只用:
没有复杂的服务器,没有高深运维。只要会复制、粘贴、跟步骤就行。
这让我觉得自己也能试一试这个蓝图。
第十章:应对 AI 时代的“杠铃策略”
在视频尾声,James 分享了一个哲学层面更宽广的想法:
“如果 AGI 在 2030 年真的来了,所有数字服务行业被重构,我们该怎么办?”
他的回答是走 “杠铃策略”——一边经营高科技数字业务,另一边扎根稳健的“乏味”本地服务。
简单来说,如果 AI 清空白领工作,不影响技职本地服务需求。拥有这些业务背后的数字资产,就等于拥有稳稳的保险。
这份平衡思维,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项目组合策略。
总结:James 的案例为何值得传播
如今网络上满是 AI 营销成功案例,有些惊人,有些夸张,有些用户几乎不可信。
但 James 的这个卡车维修网站,给我的感觉不一样:
他所创建的不是单一网站,而是一个系统模版。他愿意让别人借鉴、复刻、改进。
无论你是 SEO、网页开发、营销从业者,还是对 AI 赋能业务有兴趣的人,这案例都值得反复琢磨。
它提醒我:创新不一定要追新, 有时只是把现有工具组合得更聪明、更得当,就能赢。
今天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每日学点SEO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