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习辅导工具,我觉得对我触动最深的就是这个作业批改复习助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学习从来不是单线程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拿最简单的作业环节来说,它包含了做题、批改、错题整理、复习巩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孩子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家长批改时抓耳挠腮,整理错题时手忙脚乱,复习时又找不到重点。
更糟的是,这些环节往往还互相影响——批改不及时会影响复习进度,错题整理不系统又会降低学习效率。
此外,天天作业写到半夜,好不容易写完了,家长要么对着题目一脸懵不会改,要么改完就扔一句“这道题错了”,孩子盯着红叉还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家长也愁啊,白天上班累得像条狗,晚上还得硬撑着翻孩子一摞作业本:“上周是不是错过类似的题?”翻半天翻不到,急得直拍桌子。更头疼的是辅导时的鸡飞狗跳,明明是简单的算术题,孩子绕来绕去就是不懂,家长忍不住拔高嗓门,最后孩子哭、家长气,好好的晚上全毁了。
所以搞这个玩意儿,核心就是想解决“错题白错”和“辅导吵架”的问题。它能帮学生揪出“近一周错的应用题”,直接把这段时间的漏洞摆出来,更能当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缓冲带”,家长不会的题,让AI用大白话讲清楚,不用再硬撑着当“全能老师”。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环节都在消耗着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家长的时间,孩子的时间,老师的时间,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不断流逝。
这时候作业批改助手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把整个学习闭环串了起来:自动批改节省时间,口语查询随取随用。比如输入“复习7月8日到7月15日的错题”,就可以对某个时间段的错题或所有题目收集整理出来,重新复习,加深记忆。不管是学生自己查漏,还是家长盯复习,都不用瞎忙活。
其实学习就像打游戏,想要通关就得知道BOSS在哪里。如果连错题都找不到,就像在迷宫里乱转,永远到不了终点。而这个助手,就是帮你快速定位学习路上的"关卡BOSS"。
当然现实中不存在完美的学习工具,但这个助手至少解决了三个核心痛点:省时间、降难度、错题整理。搞定了工具,学习这件事就没那么难了。
题外话,你也可以对批改复习工作流做些改进,例如,如果老师需要批量改作业,可以上传给给智能体。即可批改作业,也可以做为学生作业存储助手,为后续辅导学生学习时,导出学生错题数据,对学生针对性的辅导学习。当然,家长或自觉性比较高的娃,也可以自己实现针对性的学习。
作业批改
作业复习
需求分析
需求一:学习效率提升
数据显示家长平均每天要花2小时辅导作业,其中60%时间消耗在批改和错题整理上。这本质上是个时间陷阱——宝贵的时间被机械性工作吞噬,反而挤占了真正的辅导时间。
给复习做“时间锚点”,家长想帮孩子复习,总问“最近错了啥题?”孩子要么说“忘了”,要么从书包里掏出十多张纸。这工具输入“上周复习题”,就能把那段时间的错题整合成一个复习包,家长直接打印出来让孩子练,不用再当“人肉错题本”,周末还能省出时间带孩子出去透透气。
因此这不是简单的效率工具,而是对家庭时间资源的重新分配。把批改时间省下来,才能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需求二:零操作难度
口语化交互的价值不仅是操作便利,更是对工具操作槛的降低。查题不用输精确日期,说人话就行(比如 “复习昨天和前天的错题”),对 tech 小白家长极度友好。
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已经够复杂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去适应反人性的操作流程?就像不需要先学五笔才能打字一样,学习工具也该做到"想到即得到"。
需求三:精准满足“偷懒刚需”。
家长最愁的不是孩子学习差,是辅导作业时忍不住发火——明明讲了三遍的题,孩子还是错,火一上来就吵架,最后亲子关系搞得像仇人。
这工具就是个“AI缓冲带”,家长不会的题,拍进去就出“人话解析”。
孩子不明白的地方,AI能反复讲,比家长耐性子多了。家长只用说“你看AI怎么讲的”,既保住了面子,又避免了争吵,谁不想偷这个懒?
需求四:变现潜力
再说说变现潜力,这东西要是培训机构捡过去就能用,比如把“近一个月全班易错的10道几何题”扒出来,配上老师讲解视频,就是一节“错题强化课”。
再根据学生的错题记录,推“个性化补漏套餐”,简直是现成的课程素材库。懂行的都知道,这种精准抓漏洞的内容,家长愿意掏钱,机构也省了找题、选题的功夫,双赢的事。
所以这个助手不是在创造新功能,而是在帮用户找回本该属于他们的时间、精力和学习主动权。
好了,铺垫这么多,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个助手能做什么。
整个工作流

第一步,开始节点
开始节点是设置了img,types参数,分别代表的是批改图片和批改或复习的意图

第二步,获取时间
获取当前时间,在复习流程中,大模型需要用到,因为你如果不告诉大模型当前时间,它给到时间将不准确。在做工作流的时候,作者测试几次验证的结果。

第三步,意图识别
这个节点,是对输入的types做意图识别,是要批改作业或者是复习的操作的识别

第四步,大模型批改作业(批改流程)
这个节点是,使用豆包1.6大模型,可以识别图片内容,然后根据提示词,对作业批改,然后输出需要的格式。

第五步,循环(批改流程)
这个节点是将大模型输出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循环体内的工作流

(1)代码
这个节点是将作业批改后的数据,转成sql语句和获取标题(查询数据库用到)

(2)表查询
根据题目,判断是否已经存在数据库中,查询已经存库中,则更新批改后的信息;不存在则写入库

(3)更新数据库(库有数据)
这个节点是将最新批改的作业结果,更新到数据库。

(4)写入数据(库没有数据)
这个节点是将大模型批改的作业数据,转成写入的sql语句,写入数据库

第六步,代码(批改流程)
这个节点是大模型批改的数据整理,然后以markdown格式输出contents

第七部,保存(批改流程)
这个节点是将批改的数据保存成pdf,便于下载打印

第八步,输出(批改流程)
输出批改后的作业和pdf下载链接

第九步,大模型(复习流程)
这个节点传入的参数是,types和date;types代表复习意图及时间范围,date是获取的当前时间。
用大模型理解客户需要的复习时间范围,并且告诉大模型当前时间,并输出end_time, start_time

时间异常处理,如果大模型没有给到时间,则使用python模块获取当前时间天数的时间,

第十步,意图识别(复习流程)
根据意图,判断是某个时间段错题或者某个时间段所有题目,然后去查询表

第十一步,查询表(复习流程)
(1)错题查询
根据意图识别,查询某个时间段的错题,传入参数有start_time,end_time,分别是查询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所有题目
根据意图识别,查询某个时间段的所有题,传入参数有start_time,end_time,分别是查询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第十二步,变量聚合(复习流程)
这个节点是聚合数据,将查询到的数据,都以这个节点输出

第十三步,代码(复习流程)
这个节点是将数据库查询到数据,格式化成字符串格式,然后输出

第十四步,问答
这个节点是问答交互,让用户的选择方式输出,有两种,1是分析后输出,2是不分析直接输出。
分析后输出:需要先用大模型分析后输出,需要资源点,如果复习的题目比较多,不建议分析后输出,因为可能免费的资源点不够(每个用户免费资源点500)
不分析直接输出:则直接使用数据库的数据,输出复习题(原先批改信息和题目)

第十五步,大模型(复习流程-分析输出)
这个节点是通过大模型的提示词,重新对复习题分析,并生成一道新的题目

第十六步,大模型(复习流程-分析输出)
这个节点是通过大模型提示词,根据题目和批改信息,分析整体学情报告

第十七步,保存和输出(复习流程-分享输出)
这几个节点分别是生成pdf文件,新题目输出和pdf下载,学情报告输出

效果
- 对复习题分析,并生成新题和下载链接的输出

- 对复习题整体分析后,输出学情报告

第十八步,直接输出(复习流程-直接输出)
这节点是直接输出复习题和原先批改信息,及pdf文件下载链接


结尾
这个作业批改复习助手,从开始节点到最终输出,算上循环体内的步骤,整个流程其实不多的,跟着流程慢慢试,应该也能get到它的核心用法。
文中有些节点的操作细节,比如大模型的提示词优化、数据库查询的参数,我没有展开细讲,主要是怕信息太杂反而让大家 困惑,要是有朋友对这些地方有疑问,随时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解答。
另外,关于这个工作流的完整模板,还有一些可复用的代码片段,大家如果有需要,直接找我就行,都会免费分享给大家。
不过呢,实在没办法提供一对一的免费答疑,毕竟精力有限,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本期关于作业批改复习助手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感谢你耐心读到最后~
如果觉得这个工具对你或者身边辅导孩子作业的朋友有帮助,不妨转发分享一下,你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都是我继续挖掘实用工具、输出干货内容的动力呀!
基于扣子 (Coze):AI 智能体搭建【单词听写助手】工作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眼镜哥AI笔记
文章评论
你好,工作流可以分享一下嘛
@archer 可以的
@Samuel 你好,我怎么联系你,加个好友可以吗
@archer 加我微信 mylife
@Samuel 好的
@Samuel 大佬,可以加我QQ分享一下不,求求啦(3338911922)
Ողջույն, ես ուզում էի իմանալ ձեր գինը.
@Georgelat free